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以影像语言打造中华语境·用中华文明讲好两岸故事
热点6人已围观
简介一个镜头,一方天地;于方寸间窥见两岸文化之同根同源,于无声中倾听中华文化的爆裂之声。11月1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在西子湖畔举行颁奖活动。来自两岸85位摄影家的278幅摄影作品齐聚一堂,虽各具特 ...
一个镜头,影像语言语境用中一方天地;于方寸间窥见两岸文化之同根同源,打造于无声中倾听中华文化的中华爆裂之声。11月1日,华文好两第三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在西子湖畔举行颁奖活动。明讲来自两岸85位摄影家的岸故278幅摄影作品齐聚一堂,虽各具特色、影像语言语境用中风格迥异,打造但镜头下“中华语境”的中华共同点令人印象深刻。一幅幅精美的华文好两画卷、一张张巧思的明讲照片,无一不在诉说着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岸故根脉——中华文化。
11月1日下午,影像语言语境用中弘扬摄影中华文化交流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颁奖活动在浙江美术馆举行。打造
党的中华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强调,要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以中华文化为根,以镜头为笔、影像为媒,生动讲好海峡两岸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二十大精神的坚实践行者。
创新传播主体,讲好中国故事使命重大。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运用“影像+文化”的手法,用影像语言直观、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文化周展览中的作品个性、创意和内涵融入了中国禅意、楚辞诗赋等中华文化元素,在中华语境下用影像表达、传播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摄影文化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尽管摄影是全世界的共同视觉语言,但却在西方的语境中徘徊太久,寻求其在中华文化领域的革新与突破,既是摄影领域的议题,也是文化领域的议题。如今,两岸摄影家在打造摄影中华语境过程中的成功实践,不仅推动了新时代的摄影事业,传播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更是为讲好两岸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引入了新的传播主体和视角。
赓续文化血脉,用影像铸牢民族认同感。作为五千年文明的智慧之泉、精神之源,中华文化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不竭宝库,也是维系两岸人民交流交往的精神纽带,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高举弘扬中华文化的旗帜,创办之初便聚焦影像审美的中华语境。经过三届蝶变,新颖诠释中国文化意象,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一大特色。中华语境是千万年来先辈留给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不仅深深印刻在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心中,也是东方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重要标识。因此,以中国特有的水墨写意语言来寻求影像和艺术的创新,让摄像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中华视觉语境,不仅深受海峡两岸同胞的喜爱,更是实现了海峡两岸借助影像进行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祖国大陆与台湾山海相连,两岸文脉割不断、分不开,无论多少艰难险阻,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向心力。用影像唤起民族认同感,以使海峡两岸同胞实现心灵契合,这是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初心,更是使命。
凝聚青春力量,共建两岸影像从业者沟通桥梁。作为两岸影像界的一面鲜明旗帜,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影响力广泛,受到两岸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和普遍赞誉。一直以来,行业从业者、爱好者积极探索、努力参与,不仅将自身事业投入到两岸文化交流的大潮中,更是为建筑两岸沟通桥梁添砖加瓦。百舸争流千帆过,波涛在后岸在前,青年力量是两岸影像交流的生力军。海峡两岸大学生摄影大赛作为影像文化周的一项重要活动,吸引了两岸青年广泛参与。他们用影像语言思考自身与家的关系,以镜头为笔记录生活印记和温暖瞬间,以摄影为媒拉近彼此心的距离。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有了祖国这个“大家”,才有两岸同胞的“小家”。“家”的主题不仅让两岸青年有机会通过镜头影像的方式表达了对小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让两岸青年对家与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11月1日上午,弘扬摄影中华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美术馆举办。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仰望历史星空,文明之光灿若星河;面向未来,大道之行,壮阔无垠。深扎中华文化之根,我们守正创新,赓续文化血脉;传承中华文化之本,我们相融相通,展现文化力量;植根中华文化之魂,我们继往开来,迈向民族复兴。两岸同胞,当携手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共同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文/孙路路 审核/许辉)
Tags:
相关文章
提前探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千件国宝抢先看
热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南方网、“今日香港地”记者今日获邀提前探馆,近距离直击近千件国宝,包括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米芾《行书研山铭》、王羲之《 行书雨后帖》宋临摹本)等国家一级文 ...
【热点】
阅读更多洪水突袭京津冀:北京遭遇140年来最大暴雨
热点2023年8月2日,河北涿州,救援人员正在对受困群众展开救援。人民视觉/图)随着2023年8月2日7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解除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强降雨云团已移出北京”,本次长达79小时的极端强降雨天气 ...
【热点】
阅读更多高温为何使人疲惫乏力?
热点2023年7月18日,北京,游客在烈日炙烤中撑伞游览故宫博物院。视觉中国/图)全球已经进入热浪模式,很多地区动辄接近或超过40℃,而且未来几年,可能年年如此。高温的严重后果是诱发心脑血管病和热射病,并 ...
【热点】
阅读更多